企业信用评级查询:
中国个人信用产业——“处女地” - 海南企业信用评价中心
|  活动动态  |   |  新闻中心  |   |  信用公示  |   |  评级公告  |   |  信用知识  |   |  政策法规  |  
|  信用知识>>信用常识>>中国个人信用产业——“处女地” 打印
 
 
 

中国个人信用产业——“处女地”

中国·海南    www.hixypj.com    时间:2004-10-13    来源:信用中国网

 
 
 
    个人信用制度在海外已有150年的历史,而美国通过近20年的发展,将遍布全美国的2250多家信用报告机构通过合作、兼并和收购,逐渐形成几家全国性的大公司,以及1000多家与其合作的小公司。


  同时,公司的性质也从非营利的私人合作机构演变成营利的股份公司,他们联合分布全美国的这些小型地方信用机构,收集到了美国3.8亿成年人的信用资料。


  这些信用公司每年出售6亿多份消费者信用报告,每月进行20多亿份信用资料的处理工作。信用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私营部门中数据处理最密集的行业,每年的营业额超过百亿元。


  在我国,按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国有12.6亿人口,估计乡村和城镇,至少有2.172亿人口进入个人信用评估系统,这是一个商机无限、广阔无比的市常中国第一家个人评估公司上海资信公司向商业银行获取百姓的资信资料时,每人每份资料须付费0.2元,各商业银行向资信公司查询客户信用资料的费用是每一次10元。


  目前,该系统已采集了240多万人的个人信用信息。从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数据采集及信用报告查询分系统开通至今来看,已累计查询8.5万余次,可说已粗具规模。


  2001年9月19日,在中国首次召开的“中国信用经济论坛”上,经叔平、厉以宁等众多经济界著名人士郑重地向社会倡议:宣传信用理念,推广信用文化,传播信用管理知识,为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信用回归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大事。


  未来的个人信用评估市场将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常检视各国的信用体系的发展经验,个人信用资料的征集和评估,既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建设,也是一个有商业前景的产业,属于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个人信用资料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交易不是出让所有权而只是出让使用权,所以可以在有效时间内多次反复出售,这样只要建立起动态的征信系统和数据库。公司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越多,覆盖面越广,公司的成本就越低,收益就越高。这一行原本就具有某种走向垄断的趋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征信作为商业化的业务活动,要求银行、保险公司、销售机构、税务、人才市场等部门无偿提供信息资料,若得不到政府的鼎力支持,这些都是不可能现实的,并且即使争取到了政府的支持或采取某种变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的来源也难以稳定;而实行有偿征信,则征信费用非常惊人。尤其是前期,征信任务浩繁,数据库的建设都需要大量前期投入,这对于没有足够实力的民营个人信用资信评估公司来说,很可能会不堪其负,很难撑到盈利的那一天。


  中国至今在个人信用制度方面并没有立法,如果建立征信系统,大量的征信工作将是在消费者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势必涉及侵犯个人隐私权问题。


  随着我国顺利入世,我国的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不可避免地要与国外信用评估公司展开竞争,这种竞争将成为一把“双刃剑”。


  未来,许多政策都将按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办事,政府的行政干预将减少,管理的透明度将提高,包括信用资源在内的市场资源必须按市场机制来配置。同时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征集、信用调查和信用评级等业务活动也将按照国际惯例,这意味着我国真正独立、充分发育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将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有专家预测:5年之后,个人信用意识在社会大众中会达到60%~70%的普及率。一旦个人信用体系完整之后,信用将成为一种新型的货币,可以衡量,可以积累,可供消费,那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资信公司的发展空间,将是非常巨大的。


  面对如此巨大的一块蛋糕,有远见的投资者能不眼红吗?中国个人信用产业依然属于一块“处女地”,等待有心人的挖掘与发现。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信用中国网
共有6787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1.海南省有机产品生产企业签署生产自律诚...[286830]
2.罗保铭省长为海南优秀、诚信企业颁奖...[65775]
3.福建联合惩戒平台困住“老赖”手脚...[42275]
4.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39800]
5.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加强信用建设的...[39195]
6.深圳海关对企业实施信用等级管理暂行办...[38790]
7.上海市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38617]
任兴洲:信用档案 防腐功能不可小视 ...[2005-4-19]
个人信用缺失案屡屡在创富进程中留下阴...[2005-4-13]
[海口]食品、饮用水安不安全?看企业...[2005-4-13]
全国首个信用与担保业协会昨在蓉成立 ...[2005-4-2]
信用建设难题如何破解...[2005-3-30]
傍名牌不如傍诚信...[2005-3-30]
农行为建筑行业提供280亿元信用额度...[2005-3-30]
   
 
 
 

海南省企业信用评价中心 版权所有    海南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技术支持  开发设计:夏志龙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38号华银大厦18楼 邮编:570105
电话:0898-66538925 传真:0898-66569351 中心QQ:
 
 
 
 
琼ICP备10001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