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南省信用信息网   意见反馈 网站声明
 
       
    
 
首 页 主任献辞 信用查询 评级标准 评级程序 网上申报 信用新闻 信用知识 本站公告
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有关问题的报告 - 海南企业信用评价中心
 
|  活动动态  |   |  新闻中心  |   |  信用公示  |   |  评级公告  |   |  信用知识  |   |  政策法规  |  
|  政策法规>>国内信用法规>>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有关问题的报告 打印
 
 
 

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有关问题的报告

中国·海南    www.hixypj.com    时间:2003-3-10    来源:中国房地产信用档案

 
 
 
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有关问题的报告
国经贸中小企[2001]1091号

国务院: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需要建立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交易行为的信用制度。完善的信用体系是企业正常经营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没有信用,市场规模难以扩大,个人消费信贷缺乏基础,中小企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民间投资也难有实质性推进。为此,2000年底召开的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作为2001年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2001年4月,我委会同工商总局、人民银行等10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经贸中小企[2001]368号),初步提出了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工商企业信誉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政府推进、市场运作为基本原则,实现信用信息的联合征集、专业评估、权威发布和多方共享的社会化信用体系的基本思路,这是目前国家指导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一个专门文件。同时,我们还专门召开会议,与有关专家和信用中介机构负责人讲究方案,并配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民建中央进行深入调查研讨。上海、北京、甘肃、镇江等省市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一)上海市探索建立以个人信用为主体的信用体系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1999年7月,上海市政府率先启动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其主要特点是:以自然人为主体,以消费信贷为主要服务领域,以政府推动设立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为载体,实现银行同业内个人信用信息的联合征集、评价与发布。

  主要做法大致分三步:第一步,由上海市信息办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联合下发《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由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商各商业银行实行个人信贷的联合征信;第二步,由资信公司向银行或消费者本人提供信用报告,以推动消费信贷,将信用报告从为金融业服务开始,逐步向社会其他相关行业及个人开放;第三步,以建立信用档案为基础,形成信用报告查询、个人信用评估多种评分卡模型、个人资质证明的梯次化发展的布局。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有关政策及法律框架,形成了个人联合征信业务运作模式,制订了个人信用考评指标体系和联合征信办法等。

  该试点运行一年多来,在扫除信贷盲区,有效遏制金融欺诈,推动消费信贷,改善区域信用环境及规范市民信用行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果。截止2001年8月底,已汇集120万张准贷记卡、50万笔个人贷款和240万移动通讯入网用户的个人信用信息,在全市开通近300个查询终端,共接受查询16万笔,出具信用报告9.3万份,日均查询量900次,查得率80%。目前,上海市个人消费信贷占银行信贷总额的比例已达10%(全国平均为2-3%)。其中,个人信用体系的初步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考虑到信用信息完整性的内在要求和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在中小企业征信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市现正依托个人征信拓展中小企业征信业务,为全国构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提供经验。

  (二)北京市构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信用体系

  北京市委、市政府从首都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建立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其主要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各类信用信息为主要服务领域,以政府构建信息平台为依托,实现点、线、面联动。

  ——以中关村园区为单位的“点”试点。该试点通过成立园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信用信息中心、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及构建信用市场等探索建立符合市场要求、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园区发展的企业信用体系模式。其主要做法是,通过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将政府部门(工商、银行、统计、税务、质检、社保等)有关园区企业的信用信息初步加工整合,统一对信用中介机构开放;信用中介经政府部门资格认证后,依据有关规定,向信用中心有偿征集企业信用信息,以便为银行、企业、社会中介及其他机构提供信用产品或服务。目前,中关村已初步形成以信息中心为平台的社会化、开放式的信用体系,并开始试行守信企业信誉免检制度。

  ——以市工商系统为单位的“线”试点。该试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互联网建立信誉库,包括企业的身份、守法和经营等信息;二是建立企业电子版营业执照,依此确认企业身份及查询其他企业的基本情况及信誉记录。2001年7月已开通全国第一个在线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北京市工商企业信用身份核查中心,社会各界可通过互联网查询北京市60万户企业的信用身份和失信企业的“黑名单”。最近,市工商局与市地税局数据库互连,仅海淀区地税局的税源户即增加30%。

  ——以全市为单位的“面”试点。该试点明确政府的定位和功能,着力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和驱动机制。即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台——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中国房地产信用档案
共有8014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1.海南省有机产品生产企业签署生产自律诚...[287359]
2.福建联合惩戒平台困住“老赖”手脚...[43290]
3.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40356]
4.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加强信用建设的...[39737]
5.深圳海关对企业实施信用等级管理暂行办...[39343]
6.上海市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39156]
7.海南省征信和信用评估管理暂行规定...[38596]
北京工商建立HD315系统实施信用监...[2003-3-28]
戴园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2003-3-27]
陈文玲:美国信用体系的几个特点...[2003-3-27]
接轨国际信用体系 中诚信牵手美国邓白...[2003-3-12]
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2003-3-10]
   
 
 
 

海南省企业信用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海南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技术支持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38号华银大厦16楼 邮编:570105
电话:0898-66538925 传真:0898-66569351 中心QQ:
 
 
 
 
琼ICP备10001561号